简介 全州高中创建于1919年,其前身“全县县立初级中学”。1936年,学校被晋级为“广西省立全县中学”。建国后,先 全州高中教师的特点: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理念先进、治学严谨、成绩突出。学校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8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达到研究生水平的教师20余人,省级以上的专家、教研员8人,市级以上学会负责人10余人,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奥赛)高级教练3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前列,在教育、教学、教研和实验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我校办学经验分别在县、市、区高考研讨会上介绍,办学成果曾在国内多家报刊上刊载。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扶贫助优,省吃俭用,成立了“全州高中扶贫助优基金会”,每年除拿出数十万元专项资金资助特困学生 外,还在学杂费的减免上给家庭贫困学生以大力资助;我校家庭贫困学生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如广州同乡会在学校设立了“文超奖学金”,南宁同乡会在学校设立了“谢济世奖学金”等,由于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我校没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并助他们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据统计,近年来被资助的家庭贫困学生均考上了重点大学,如考上清华、北大的刘梅、杨林、付凤云等同学。建校9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著名专家学者和各界知名人士数百人,“两院院士”2人。在历年高考中,我校考取大学的学生达2万余人,其中重点大学近7000人,清华、北大100余人,有广西高考绝对上线人数15连冠的历史。2007年高考,一本上线483人,二本以上上线1388人,考取清华大学4人、北京大学2人,其中唐微同学以683分的高考实考分名列广西理科第三名。2008年高考,一本上线487人,二本以上上线1329人,其中清华大学2人。全国高中生学科竞(奥)赛,2008年我校获一、二等奖的有20人次,其中一等奖8人次,竞(奥)赛成绩名列广西前茅。其中郑洋、谭云志两位同学数理化三科均获全国一等奖,荣幸地参加了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获得通过,分别取得清华大学高考降分30分、10分的录取资格。全州高中素有“读书者,是进学之阶梯;从教者,是发展之平台”的美称。近两年来,我校获得“广西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广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西绿色学校”、“广西卫生优秀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等30个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其中校长蒋树生当选为“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委员会会员”。学校因人才辈出、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而长期得到各级领导及仁人志士的关注。建国前,曾有孙中山、李济深、何香凝、梁漱溟等仁人志士来校讲学,传播革命真理。学校有200多名师生成为我党我军的英勇将士,其中有30多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建国后,曾有郭沫若、韦国清、李振潜、潘琦、刘奇葆等领导到学校视察指导。常年有全国名牌大学及国内众多兄弟学校前来交流与调研。近两年来,就有清华、北大等20余所名牌大学及国内50所兄弟学校1000余人次来校交流与调研。全州高中的文化底蕴、光荣传统、教育“灵气”、办学特色、育人成果给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和国内兄弟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全州高中根植于楚南文化,底蕴深厚,经过一代代全高人的努力拼搏,成为了八桂学校之星。目前,学校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在加大投入,加紧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向“全国名校”的宏伟目标迈进! 悠久校历 校名变更 1919 全县县立初级中学 1936 广西省立全县中学 1949 全县初级中学 1951 全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5 全县完全中学 1959 广西全州高级中学 1965 全州县,完全中学 1968 全州县高级中学 1970 全州县“五七”高中 1978 全州县高级中学 校址变迁 1919 湘山书院 1922 清湘书院 1938 才湾秦家塘 1943 全州董家底 1945 龙岩洞军工厂 1947 全州董家底 1953 湘山寺 办学特色 注重规范,勇于创新 我校的历届领导和教师不墨守成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坚持探索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探索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规律,并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育改革。80年代提出了“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90年代提出了“读读、改改、练练、讲讲”的课改模式;二十一世纪初提出了“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广育英才”的办学模式。 扬长补短,特色鲜明 跨入新世纪后,我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传统教育搭乘IT快车,在办学手段上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我校现有办公、教学用计算机82台,有多媒体教室14个,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学科达100%,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教师达70%以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大容量,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的目标。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我发展。 办学环境 <一>政府重视,行为到位 1.组建强有力的“创建”领导班子。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局、建设局、财政局、计划局、土地局、县编制办、人事局、物价局的正局级领导、全州高中校长、支书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 2.制订措施、保障有力:县人民政府2000年发出了94号、95号、131号、146号文件,2001年又发出了18号、20号、60号、95号文件,为全州高中创建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新一届县委、政府把创建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列入本届政府领导任期内的重要事项。 <二>设备齐全 符合标准 数量充足 满足需要 1.2001年5月前的基本办学条件: ⑴学校占地面积124亩(82584m),平均每生34.32平方米。建筑面积37112.45m,教学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有教学大楼两栋,36个教室,平房教室1座,4个教室,学生宿舍楼4栋。整个校园由西部学生生活区,南部体育活动区,北部教学区,东部教工生活区四大块组成,布局合理。⑵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教学仪器5000余件,近年来投资80余万元建立了学校办公系统、信息、科教、学生上网连成一体的电脑局域网。有计算机115台,建立有语言室、电教室、无线发射台、演播室和校园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常规教仪器设备基本达到国家I类要求。是桂林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先进单位。 ⑶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基本符合条件,400M的环形跑道,9个篮球场和田径场。有专用卫生室、保健室各一个,基本上按标准配备医药、器材。有音乐室、美术室各一个。 2.2001年5月以来,为改善办学条件所做的工作: ⑴自筹资金、农业银行贷款共233.8万元,修建一栋七层,建筑面积为3268M的电教图书实验大楼,十月份通过验收,为优质工程,现已投入使用。 ⑵自筹资金,建筑单位垫资58万元,修建了一栋四层建筑面积为1450M的学生公寓楼,可容纳320名学生住宿,今年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 ⑶自筹、集资232万余元,修建了两栋八层,建筑面积为7848M的教工宿舍大楼,可以解决42户教职员工的住宿问题,已于十月验收合格,2003年元旦前全部投入使用。 ⑷投资近8万元,对学生食堂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改造。 ⑸投资近10万元,对学生宿舍四合院大楼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⑹投资17万余元,购置新学生桌凳1200套,新钢架双层床400架。 ⑺投资21万余元,建造了湖心岛、湖心亭、风景区。 ⑻投资5万余元,建造了校内森林学园,风景区,供师生健身、学习。 ⑼投资近40万元,对原有的教室、宿舍、大礼堂进行了维修,安装路灯架,硬化道路,校园绿化美化。 ⑽引进资金15万余元,铺设通讯光缆,投资1万余元,每个学生宿舍,所有的办公室安装电话近300部。 ⑾投资76.4万元,给高三13班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基本上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云训练,去进行自我发展 ⑿自筹投入资金40万余元,安装了全套学生实验室七个(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室3个,生物实验室1个。准备实验室3个,实验仪器室4个。 ⒀自筹投入资金14万余元,添置了80个藏书柜,320套两个多媒体主教室的桌凳。新建两个藏书室,两个学生阅览室 ⒁投资4万余元,对学校周围的围墙进行了加高和加固,保证师生安全。 ⒂近两年来,学校自筹、农行贷款、集资总共投入760.4万余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现学校总建筑面积达42062M,教学用建筑面积28900M,生人均占有量为12.01M,学生宿舍总计8199M,1800名住宿生人均占有4.52M。学生厕所充足,分布合理,蹲位足量,男生用蹲位104个,女生用92个,完全符合卫生要求。
面议 本科 / 经验不限
面议 本科 / 经验不限
面议 本科 / 经验不限
面议 本科 / 经验不限
面议 本科 / 经验不限
面议 研究生 / 经验不限
8W/年-16W/年 本科 / 经验不限
8W/年-16W/年 本科 / 经验不限
8W/年-16W/年 本科 / 经验不限
打开微信“扫一扫”